返回

她一筐子丹药,改短命大哥绝嗣命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11章 旧属,惊闻大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武安伯惊讶的看着来人。

    “赵良?你怎在这里?”

    赵良,山原县人士,西北军曾经的千夫长。

    一年前归家奔丧,至今未回军中续职。

    昨夜收到驿站熟人报信,今早匆匆从乡下老宅赶回来“偶遇”伯爷。

    “竟真是伯爷您,赵良拜见伯爷!”赵良连忙落马跪地,脸带惊喜。

    武安伯哈哈一笑,把人扶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这小子,巧了巧了。”

    “伯爷大驾光临山原县,怎不给在下通个信,好让在下尽地主之谊。”

    赵良十分热情的邀请伯爷到家做。

    “我是送我岳家回凉州才到你家这地角,正打算回京呢!”碰上旧下属,武安伯很高兴。

    “怎可这就走,伯爷,还望赏脸留下,让在下尽尽地主之谊。”

    但武安伯是个忠于职守的臣子,送岳家来回这几日已是他算尽的可休假时间。

    可没有多余时间与旧属聚旧。

    他正要婉拒,却听到赵良小声说了句:“山原县有事,求伯爷停留一两日容在下禀报。”

    武安伯一愣,眨了两下眼睛才恢复正常脸色。

    赵良是他带过的兵,为人如何他多少有些底。

    能在驿站留意过往官员,寻上他来求助,只怕事情不简单。

    他拍拍神色盼望中带着紧张的赵良,说道:“既然你盛情邀请,那就稍作停留,恰好家中这小子出门就不想归家,倒是可以让他游玩一两日。”

    赵良大喜:“伯爷,小公子,有请!”

    安哥儿咧嘴,他可是看见了这人说了句悄悄话父亲才答应不走

    父亲拿他来做挡箭牌呢!

    赵良吩咐身边的家丁:“快回去报信,恭迎伯爷到家做。”

    家丁连忙应下飞跑着回去报信。

    郑离惊下了马车与父亲的旧属见面。

    本要回京的他们,突然改了主意要在山原县玩两日。

    父亲打来的眼色她接受到,是以没有多问。

    二大师的名声有心人自然有所耳闻,赵良就心知这位二姑娘是谁。

    他态度恭谨的见过郑二姑娘,以及她的小师妹。

    师妹,师出同门,不敢小觑。

    见礼后复回到马车上,去往城中的赵家。

    赵家本是普通人家,随着赵良在军中挣到些军功,赵家在山原县才算有了点头脸。

    一座四进宅子坐落在城东南方向,家中人都恭迎京都勋贵武安伯的到来。

    还未下马车郑离惊就听到人声喧闹,善若偷偷挑起一点帘子望出去。

    “外头好多人!”

    郑离惊眉心挑了挑,父亲这旧属弄这阵仗,只怕别有用心。

    听到外头人多,伺候在侧的冬葵和半夏都给主子细细整了衣装。

    被人围观可得顾好细节。

    等出了马车,他们就被赵家人热情的恭迎进宅。

    许多看热闹的人被拦在外面伸脖子的好奇。

    小地方来了个京都勋贵,别说赵家族人,就是街坊邻居都赶来瞧一眼。

    赵良把武安伯一家恭迎进正厅,落座正位,然后让家人上前拜见。

    赵家有三兄弟,赵良排二,上有大哥下有弟弟,俱已成亲有孩子。

    加上赵母,一家十几口,素衣简面,除了赵良,都显拘谨。

    在山原县,县太爷他们都难得一见,况乎来自京都的贵人。

    自然有些紧张,又心带惊喜有贵临门添光彩。

    武安伯颇有威严的受了礼。

    郑离惊看到父亲摆上勋贵架子,她也略略严肃了些。

    唬住这地儿的人很够了。

    赵良一家见过礼后,有一群赵家族人走了进来抢着拜见贵人。

    武安伯瞧了眼脸色尴尬的赵良,不动声色的接受了这些人的叩拜。

    第一次见这么大的“官”,这些族人都神色激动。

    “阿良,你不是回老宅给你爹准备周年祭的事么,怎么遇上了贵人?”赵良的大伯是赵家族长,好奇的问侄子。

    赵良回答:“漏了几样东西没买齐,回城经过城门偶遇上伯爷,侄儿在军中能任千夫长,都是多得伯爷提携,所以请了伯爷赏脸到家坐坐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真是巧了能遇上贵人,伯爷到来让我们赵家蓬荜生辉,该好好招待才是。”

    赵大伯提议:“你家丧期未过,不宜招待贵,不如到我家落脚为宜。”

    没等侄子回应,他就热情邀请:“伯爷,草民家就在隔壁不远,屋宅比阿良家的大,伯爷不如移步到我家做,草民必会尽心替我侄儿家来尽地主之谊。”

    武安伯无语住。

    虽然赵良家在守孝期,但他要是介意就不会登门为。

    赵良尴尬着脸色,小心翼翼的问:“伯爷,您看是否......”


第211章 旧属,惊闻大事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